这就是致良知的步骤,简单易行。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,人人都能知,却很少有人行。
当我们面前没有一盘红彤彤、肥油油的红烧肘子时,由于我们还没有和红烧肘子发生感应,所以我们的心体是无善无恶的。而当红烧肘子被端到我们面前时,我们的意就动了,它会射出两道射线,一道是吃,一道是不吃。那么,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而言,吃就是善的,不吃自然就是恶的。
补充一点,王阳明认为,恶就是&ldo;过&rdo;或&ldo;不及&rdo;。在王阳明看来,善恶是一条路的上下坡,谁都离不开谁,离了善,无从谈恶,离了恶,也就没有了善。
为什么说不吃就是恶的呢?因为人的本性中都有吃的欲望,而且红烧肘子非常好吃,如果非常想吃却不吃,那就是矫情。
但是,如果你是个重度脂肪肝患者,面对一盘红烧肘子时,吃就是恶;不吃就是善了。因为你的良知会告诉你,吃了红烧肘子,会加重病情,不吃的话,就没事。
那么,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是:善恶是外界的评判还是内心的评判?
毋庸置疑,是我们内心的良知的评判。
所以当你在开始致良知的步骤时,一定要注意,听良知的,不要理会外界的评判尺度。
后记
高中时读书,读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常心潮澎湃。唯物主义是一定正确的,但我特别喜欢唯心主义,与其说我喜欢唯心主义,不如说我喜欢&ldo;心&rdo;这个字。它灵动清新,&ldo;物&rdo;字和它一比,简直是头蠢笨的牛。
教科书谈到&ldo;唯心主义&rdo;时,特意举个例子,这个例子就是王阳明的。说有一天他和朋友去看花,朋友问他,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,你看这朵花,在山中自开自落,不随你的心而开落,你做何解释?
王阳明的回答:&ldo;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,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&rdo;
教科书严肃地批判道:&ldo;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,坚决要不得。&rdo;
我倒觉得这段话非常有意蕴,至少它比&ldo;世界是物质的,物质是客观存在的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&rdo;这种&ldo;高大上&rdo;有趣味一百倍。
后来,看到介绍王阳明的书,说他是刽子手。因为他在江西和广西剿匪,杀了好多革命的农民兄弟。
再后来,我看了他的各种公正客观的传记和他的文集,发现王阳明其实是个很厉害的伟人。他值得我们学习。
但学习他什么呢?
恐怕直到今天,很多人都在绕着他的心学理论打转。依我之见,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,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。这个发现就是这本书的由来。我是用王阳明自己创建的心学来解构他本人的一生,从而得出的结论应该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生存&ldo;天理&rdo;。因为他说了,人心是古今中外相同的。
今天写王阳明,实属费力不讨好。太多珠玉在前,已先入为主,不至于班门弄斧,却有望风而动之嫌。然而还是在《帝王师刘伯温》一完稿就开始写王阳明,在读客公司盛亮编辑的督促下,前后修改数次,终于有此书现世。
其实,我最奢望的是,现世的不仅仅是《知行合一王阳明(1472‐1529)》这本书,还应该是王阳明的灵魂。
度阴山
2014年4月19日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